
韦布望远镜。
2021 年 12 月 25 日,詹姆斯·韦布太空望远镜(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,JWST)被 NASA 发射升空。
半年之后,它于 2022 年 7 月 11 日发表了拍摄到的首张彩色照片——由美国总统通过社交平台发表——并在随后的 7 月 12 日,公布了更多照片。

如果说,数年前的拍摄黑洞照片,可算是人类对宇宙最「深」的一次探索,那么,这一次的「韦布望远镜」,则应当算是人类对宇宙最「远」的一次尝试——据说,照片中的部分星光,竟是来自 130 亿年前,相当接近于科学家理论上认为的宇宙大爆炸诞生时间,同时也是一切「时间的起源」。
时间——




韦布空间望远镜,
发射于 2021 年 12 月 25 日。
干支:辛丑 庚子 丁未 ??。
首张彩色照片公布,
发生于 2022 年 7 月 11 日。
干支:壬寅 丁未 乙丑 ??。
以下,要点:
1. 韦布望远镜的年、月上透出「庚」、「辛」,皆属「金」,神似其最醒目的核心部件——六边形的超级「镜面」。

一方面,镜面本身属「金」,且六边形接近圆形亦属「金」;另一方面,天文、宇宙学科,也同样是属「金」的学问,恰如在东方里面,「乾为天」即是周易里面属「金」的卦象。

韦布望远镜,发射于 2021 辛丑流年。
还记得,去年被我们称为「金旺之年」,利好航空、航天,那么「韦布望远镜」在该年的发射升空,也可算是实现了这样一场「金旺」的壮举,恰如其年、月都透出了「金」。

2. 其次,是韦布望远镜的干支呈现鲜明的「合冲并见」,兼具了「子丑合」、「丑未冲」——呈现出:剧烈的波折性、变化性、不确定性。
一方面,韦布望远镜在发射前的诞生过程就很曲折,前前后后烧掉了上百亿美元,严重超支、不断推迟,最后才在 2021 年 12 月 25 日成功发射……这里面,所凝聚的各种辛酸、动荡和意外,似乎就在最终发射时刻之「合冲并见」结构中,得到了总结性的呈现。(补注:另外,韦布望远镜在发射到太空后,还曾在 2022 年 5 月被流星击中,所幸未影响后续工作。)

另一方面,韦布望远镜在前述核心部件「镜片」之下,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部件就是「遮光板」,需要在太空中的拉格朗日 L2 点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热量干预,同时还要考虑到飞行器的质量、体积等因素,进行巧妙的折叠、展开等。如此特殊的机械结构及其动作,包括它与太阳等进行直接「对抗」的方式,也似乎是能对应上其「合冲并见」的地支构造。

3. 当然,这里的「丑未冲」,作为年、日相冲,在韦布望远镜特殊的机械构造之外,也可以理解为它所肩负的重要使命——人类,用突破性的方式,以最新科技铸就的镜片系统,努力去触及、探究那些最久远在 130 亿年前的星光,接近「时间的起源」——这样的努力和探索本身,就带有某种鲜明的「冲击性」——或许,它帮人类去发现的各种图景、现象,在不远的将来会给我们带来各种颠覆性的认知改变,也是「不破不立」。




恰如,它在 2022 年 7 月 11 日,所为人类传来的第一张彩色照片,它本身也就发生在「未」月、「丑」日,呈现出与韦布望远镜一样的「丑未冲」。
且,与此同时,流月「丁未」,刚好与韦布望远镜的日主「丁未」重叠、伏吟;流日「乙丑」,又恰与韦布望远镜的月柱「庚子」形成「天地鸳鸯合」——如此之「冲」、「合」、「伏吟」并见,显然构成了一片及其复杂、更充满了不确定性的「空间」;而这样的「空间」,且恰如韦布望远镜现实中所观察到的——宇宙中,竟然有如此灿烂、辉煌而又数以亿计的「新世界」……
在,距离地球 150 万公里外的拉格朗日 L2 点,这颗名为「詹姆斯·韦布」的微小人造天体,在经历 6 个多月长途跋涉之后,终于为它的创建者——人类,传回如此这般的「灿烂星光」。
浩瀚,
渺小——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