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神榜里的玄学、数术

封神榜里的玄学、数术(力总说周易文化)

封神榜里的玄学、数术(力总说周易文化)

封神。

昨天,我们写了《乌尔善:封神的野望》

《封神》剧照,2023
《封神》剧照,2023

本篇,我们继续介绍一下《封神演义》相关话题,尤其是在电影《封神》第一部中,曾出现的一些「梗」与桥段。(注意,即便你没有看过《封神》电影,也可以继续阅读,因为并不会构成严重的剧透。)

1. 封神演义
2. 武王伐纣事件
3. 周文王与六十四卦
4. 封神榜,是一个璀璨的星盘

1. 封神演义

名著《封神演义》,并非成书于远古,而是大约在明朝的隆庆、万历年间。所以,它并非「上古神话」,而更像是今天的「网文小说」。

该书,以武王伐纣的故事为背景,其取材最早可追溯到宋、元时期的话本《武王伐纣传》,里面已经有姜子牙协助西周讨纣、斩将、封神之类的「传说」。基于这些传说,到明代万历年间,由福建人余邵鱼撰写了《列国志传》,将相关的故事素材二次收录于中。然后,就是到了嘉靖末年,由一位名叫许仲琳、号钟山逸叟的小说家,最终将其汇总、编集成了《封神演义》——上述漫长的过程,实际涉及并非仅限于提到的几本著作,而是还有大量散见、流传于民间的各种「魔改」版本,一并融入其中——从这个角度,它「同人志」的属性其实非常强,是民间自发传播的一种杂烩、合流。

也因为这样的「草根」属性,《封神演义》的故事虽然脍炙人口,但它的文学价值,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高——无法与真正的「四大名著」比肩。若放在当年,它可能也就是个「刀郎」的水平。但,《封神演义》的故事、场面又相当天马行空,能给人带来非常宏大的视野、想象,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玄幻「爽文」——仍然,是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民间文化现象,属于「流行文学」或「大众文学」的范畴。

2. 武王伐纣事件

封神的故事,是基于商、周换代之际,「成汤气数已尽,周室天命当兴。
不过,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,当时商、周本是两个不同的部族,可能有强、弱之分,但并非是「君」、「臣」的关系。然而,最终成书于明朝的《封神演义》,却把它描绘成了「以臣伐君」、「以下犯上」——多多少少,是加入了当时小说家、民间传说中的「文学想象」。

2023 年上映的《封神》电影,实际,也沿用了《封神演义》小说中「以臣伐君」的设定,并参考春秋战国期间的「质子」(诸侯国寄养儿子作为人质)现象,移花接木到了「封神宇宙」,才有了《封神》电影第一部里面,纣王率领的「质子旅」,和接下来此起彼伏的「弑父」桥段。

当然,为什么导演乌尔善,会有如此强烈的「弑父」情结?这一点,我们在昨天的文章《乌尔善:封神的野望》已有解析,此处就不多展开。

而,距今已非常久远的「武王伐纣」事件,它还有另外一个学术八卦,那就是「武王伐纣」究竟发生于何时?

考古、历史学界,观点不一。

但是,曾有专门研究古代天文学的专家、学者,是基于记载「武王伐纣」的若干古代史书,其中曾零星提到一些真实的「天象」——这在当时,是既有「历法」的意义,也有「星占学」方面的意义——用现代科技,复原了古代之星空,才发现「武王伐纣」,大概率,是发生在遥远的公元前 1047 年附近,并最终在公元前 1044 年附近结束——以「岁在鹑火」为始,又以「星在天鼋」,预示了终结。(参考资料:《江晓原 钮卫星:以天文学方法重现武王伐纣之准确年代及日程表》。)

3. 周文王与六十四卦

在 2023 年的电影《封神》中,有一个桥段,是西周的姬昌,用蓍草来「算卦」,并得出了「无妄」的卦象。

事实上,这一位姬昌,他在历史上正是所谓《周易》的发明人——上古时期,由华夏民族的先祖「伏羲」创设「八卦」,又到姬昌、也即「周文王」的手中,将其演变成了更加复杂的「六十四卦」,也即「周易」。

民间传说,包括一部分的史书记载认为,姬昌、也即周文王,他是在被纣王囚禁多年的期间,在监狱里面,不断演练「八卦」,熟能生巧、巧而创新,才顺理成章地发明了「六十四卦」。

但是,在 2023 年的《封神》电影中,姬昌,却是在被纣王囚禁之前,就已经用蓍草起出了「无妄」的卦象——「天雷无妄」,上乾、下坤,其实已经是属于「六十四卦」之一。也即,乌尔善及其团队,在《封神》电影的设定中,是认为姬昌在被纣王囚禁之前,就已经发明了「六十四卦」——当然,你可以说它是一个「硬伤」,也可以说是一个合理的戏剧化「魔改」。

周易,由「周文王」发明,并被「周朝」发扬光大——周易,是否因此而姓「周」?这个话题,坊间其实并没有定论。

因为也有说法,周易之「周」,还代表了「圆周」之「周」、「周期」之「周」——当然,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,就是「周易」、「圆周」、「周期」……这些概念,说不定,在各自的语源上,亦都是对当年的「周文王」进行了缅怀和致敬,都是可以追溯到,这样的一个「共同的来源」。

4. 封神榜,是一个璀璨的星盘

最终,诞生于明代的《封神演义》,由 100 回故事组成,并在最终、「武王伐纣」成功之后,由西周的丞相姜子牙,用「封神榜」这一个重要道具,对故事中出现的若干英雄人物、甚至包括纣王也在内,都进行了「封神」——全剧终。

这个「封神」,其实是在历史演义、民间传说的基础上,也加入了极其浓厚的玄学、尤其是「星占学」色彩。

根据资料,「封神榜」,是《封神演义》中由三教掌门共同拥戴的宝物,其作用是在战后,分封「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」。

天庭者,「星空」也;八部者,「八卦」也;三百六十五位正神,又恰恰对应了一年中的 365 天,「周期」是也。

当然,小说中的「八部」,并非严格按「八卦」,而是分为上部:雷、火、瘟、斗;下部:群星列宿、三山五岳、布雨兴云、善恶之神。不过,取数字「8」,以及分上、下部宛如「阴阳」,都还是可以看到潜意识中浓厚的「八卦」影子。

而,你若细看他最后「封神」的名单,就可知——这所谓的「封神」,其实,是覆盖了大量的星占、神煞之类元素,甚至其中的大量名称,也都是与八字命理、星象风水当中的若干术语「暗合」。

以下,摘录自《封神演义》,原书第九十九回《姜子牙归国封神》——

紫府金符降玉臺,旌幢羽蓋拂三台。
雷瘟火斗分先後,列宿群星次第開
糾察無私稱至德,滋生有自序長才。
仙神人鬼從今定,不使朝朝墮草萊。

……(前略)

呂岳等聽罷封號,叩首謝恩,出壇去了。子牙又命柏鑑:「引斗部正神至臺下受封。」不一時,只見清福神引金靈聖母等至臺下,跪聽宣讀敕命。子牙曰:「今奉太上元始敕命:爾金靈聖母等,道德已全,曾歷百千之劫;嗔心未退,致罹殺戳之殃;皆自蹈于烈焰之中,豈冥數已定輪迴之苦。悔已無及。慰爾潛修,特敕封爾執掌金闕,坐鎮斗府,居週天列宿之首,為北極紫氣之尊,八萬四千群星惡煞,咸聽驅使,永坐坎宮斗母正神之職。欽承新命,克蓋日往愆!
五斗群星吉曜惡煞正神名諱:

東斗星官 蘇 諱護  金 諱奎     姬諱叔明  趙 諱丙西斗星官 黃諱天祿  龍 諱環      孫諱子羽  胡 諱昇      胡諱雲鵬中斗星官 魯諱仁傑  晁 諱雷      姬諱叔昇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  姬諱伯邑考南斗星官 周 諱紀  胡 諱雷      高 諱貴  余 諱成      孫 諱寶  雷 諱鵾北斗星官 黃諱天祥(天罡)  比干(文曲)      竇 諱榮(武曲)  韓諱昇(左輔)      韓 諱變(右弼)  蘇諱全忠(破軍)     鄂 諱順(貪狼)  郭 諱宸(巨門)     董諱忠(招搖
群星名諱:    青龍星 鄧諱九公  白虎星 殷諱成秀    勾陳星 雷 諱鵬  滕蛇星 張 諱山    朱雀星 馬 諱方  玄武星 徐 諱坤     太陽星 徐 諱蓋  太陰星 姜氏(紂后)    玉堂星 商 諱容  天貴星 姬諱叔乾     龍德星 洪 諱錦  紅鸞星 龍吉公主    天喜星 紂王天子  天德星 梅 諱伯(紂大夫)    月德星 夏 諱招(紂大夫)  天赦星 趙 諱啟(紂大夫)    貌端星 賈氏(黃飛虎妻)  金府星 蕭 諱臻    木府星 鄧 諱華  水府星 余 諱元    火府星 火靈聖母  土府星 土諱行孫    六合星 鄧氏嬋玉  博士星 杜諱元銑    力士星 鄔諱文化  奏書星 膠 諱鬲    河魁星 黃諱飛彪  月魁星 徹地夫人     帝車星 姜諱桓楚  天嗣星 黃諱飛豹     帝輅星 丁 諱策  天馬星 鄂諱崇禹     皇恩星 李 諱錦  天醫星 錢 諱保    地后星 黃氏(紂妃)  宅龍星 姬諱叔德    伏龍星 黃 諱明  驛馬星 雷 諱開    黃旛星 魏 諱賁  豹尾星 吳 諱謙    喪門星 張諱桂芳  弔客星 風 諱林    勾絞星 費 諱仲  卷舌星 尤 諱渾    羅睺星 彭 諱遵    計都星 王 諱豹    飛廉星 姬諱叔坤  大耗星 崇諱侯虎     小耗星 殷諱破敗  貫索星 丘 諱引     欄杆星 龍諱安吉  披頭星 太 諱鸞    五鬼星 鄧 諱秀  羊刃星 趙 諱升    血光星 孫諱焰紅  官符星 方諱義真    孤辰星 余 諱化  天狗星 季 諱康     病符星 王 諱佐  鑽骨星 張 諱鳳    死符星 卞諱金龍  天敗星 柏諱顯忠    浮沉星 鄭 諱樁  天殺星 卞 諱吉    歲殺星 陳 諱庚  歲刑星 徐 諱芳(穿雲總兵)    歲破星 晁 諱田  燭火星 姬諱叔義     血光星 馬 諱忠  亡神星 歐陽諱淳(臨潼總兵)    月破星 王 諱虎  月遊星 石磯娘娘    死氣星 陳諱季貞  咸池星 徐 諱忠    月厭星 姚 諱忠  月刑星 陳 諱梧    黑殺星 高諱繼能  七殺星 張 諱奎    五谷星 殷 諱洪  除殺星 余 諱忠    天刑星 歐陽諱天祿  天羅星 陳 諱桐    地網星 姬諱叔吉  天空星 梅 諱武    華蓋星 敖 諱丙  十惡星 周 諱信    蠶畜星 黃諱元濟  桃花星 高氏蘭英    掃帚星 馬氏(子牙妻)  大禍星 李 諱良    狼籍星 韓 諱榮(汜水總兵)  披麻星 林 諱善    九醜星 龍 鬚虎  三尸星 撒 諱堅    三尸星 撒 諱強  三尸星 撒 諱勇    陰錯星 金 諱成  陽差星 馬諱成龍    忍殺星 公孫諱鐸  四廢星 袁 諱洪    五窮星 孫 諱合  地空星 梅 諱德     紅艷星 楊氏(紂妃)  流霞星 武 諱榮    寡宿星 朱 諱昇  天瘟星 金諱大升     荒蕪星 戴 諱禮  胎神星 姬諱叔禮     伏斷星 朱諱子真  反吟星 楊 諱顯     伏吟星 姚諱庶良  刀砧星 常 諱昊    滅沒星 房諱景元  歲厭星 彭諱祖壽    破碎星 吳 諱龍
 二十八宿名諱(內有八人封在水、火二部管事,俱萬仙陣亡):    角木蛟 柏 諱林  斗木豸 楊 諱信    奎木狼 李 諱雄  井木犴 沈 諱庚    牛金牛 李 諱泓  鬼金羊 趙諱白高    婁金狗 張 諱雄  亢金龍 李諱道通    女土蝠 鄭 諱元  胃土雉 宋 諱庚    柳土獐 吳 諱坤  氏土貉 高 諱丙    星日馬 呂 諱能  昂日雞 黃 諱倉    虛日鼠 周 諱寶  房日兔 姚諱公伯    畢月烏 金諱繩陽  危月燕 侯諱太乙    心月狐 蘇 諱元  張月鹿 薛 諱定
隨斗部天罡星三十六位名諱(俱萬仙陣亡):    天魁星 高 諱衍  天罡星 黃 諱真    天機星 蘆 諱昌  天閒星 紀 諱丙    天勇星 姚諱公孝  天雄星 施 諱檜    天猛星 孫 諱乙  天威星 李 諱豹    天英星 朱 諱義  天貴星 陳 諱坎    天富星 黎 諱仙  天滿星 方 諱保    天孤星 詹 諱秀  天傷星 李諱洪仁    天玄星 王諱龍茂  天健星 鄧 諱玉    天暗星 李 諱新  天祐星 徐諱正道    天空星 典 諱通  天速星 吳 諱旭    天異星 呂諱自成  天煞星 任諱來聘    天微星 龔 諱清  天究星 單諱百招    天退星 高 諱可  天壽星 戚 諱成    天劍星 王 諱虎  天平星 卜 諱同    天罪星 姚 諱公  天損星 唐諱天正    天敗星 申 諱禮  天牢星 聞 諱傑    天慧星 張諱智雄  天暴星 畢 諱德    天哭星 劉 諱達  天巧星 程諱三益
隨斗部地煞星七十二位名諱(俱萬仙陣亡):    地魁星 陳諱繼真  地煞星 黃諱景元    地勇星 賈 諱成  地傑星 呼諱百顏    地雄星 魯諱修德  地威星 須 諱成     地英星 孫 諱祥  地奇星 王 諱平    地猛星 柏諱有患  地文星 革 諱高    地正星 考 諱鬲  地闢星 李 諱燧     地闔星 劉 諱衡  地強星 夏 諱祥    地暗星 余 諱惠  地輔星 鮑 諱龍    地會星 魯 諱芝  地佐星 黃諱丙慶    地祐星 張 諱奇  地靈星 郭 諱巳    地獸星 金諱南道  地微星 陳 諱元    地慧星 車 諱坤  地暴星 桑諱成道    地默星 周 諱庚  地猖星 齊 諱公    地狂星 霍諱之元  地飛星 葉 諱中    地走星 顧 諱宗  地巧星 李 諱昌    地明星 方 諱吉  地進星 徐 諱吉    地退星 樊 諱煥  地滿星 卓 諱公    地遂星 孔 諱成  地周星 姚諱金秀    地隱星 甯諱三益  地異星 余 諱知    地理星 童 諱貞  地俊星 袁諱鼎相    地樂星 汪 諱祥  地捷星 耿 諱顏    地速星 邢諱三鸞  地鎮星 姜 諱忠    地羈星 孔諱天兆  地魔星 李 諱躍    地妖星 龔 諱倩  地幽星 段 諱清    地伏星 門諱道正  地僻星 祖 諱林    地空星 蕭 諱電  地孤星 吳諱四玉    地全星 匡 諱玉  地短星 蔡 諱公    地角星 藍 諱虎  地囚星 宋 諱祿    地藏星 關 諱斌  地平星 龍 諱成    地損星 黃 諱烏  地奴星 孔諱道靈    地察星 張 諱煥  地惡星 李 諱信    地魂星 徐 諱山  地數星 葛 諱方    地陰星 焦 諱龍  地刑星 秦 諱祥    地壯星 武諱衍公  地劣星 范 諱斌    地健星 葉諱景昌  地耗星 姚 諱燁    地賊星 孫 諱吉  地狗星 陳諱夢庚
隨斗部九曜星官名諱(俱萬仙陣亡):    崇諱應彪  高諱系平  韓 諱鵬    李 諱濟  王 諱封  劉 諱禁    王 諱儲  彭諱九元  李諱三益
北斗五氣水德星君名諱:    水德星 魯 諱雄(率領水部四位正神)    箕水豹 楊 諱真  壁水狳 方諱吉清    參水猿 孫 諱寶  軫水蚓  胡諱道元」

眾群星列宿聽罷封號,叩首謝恩,紛紛出壇而去。子牙又命柏鑑:「引值年太歲至臺下受封。」少時,清福神用旛引殷郊、楊任等至臺下,跪聽宣讀敕命。子牙曰:「今奉太上元始敕命:爾殷郊昔身為紂子,痛母后至觸君父,幾罹不測之殃;後證道名山,背師者有逆天意,釀成犁鋤之禍。雖申公豹之唆使,亦爾自作愆由。爾楊任事紂,忠君直諫,先遭剜目之苦,歸周捨身報國,後罹橫死之災,總劫運之使然,亦冥數之難逭。特敕封爾殷郊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,坐守週年,管當年之休咎。爾楊任為甲子太歲之神,率領爾部下,日直正神,循週天星宿度數,察人間過往愆由。爾等宜恪修厥職,永欽新命。

太歲部下值日眾星名諱:日游神 溫 諱良  夜游神 喬 諱坤 增福神 韓諱毒龍  損福神 薛諱惡虎顯道神 方 諱弼  開路神 方 諱相直年神 李諱丙(萬仙陣亡)  直月神 黃諱承乙(萬仙陣亡)直日神 周諱登(萬仙陣亡)  直時神 劉 諱洪(萬仙陣亡)」

……(后略)

如上,则很容易看出,这一个所谓的「封神榜」,它为天庭分封的各种「神名」——其实,相当大的一部分,都是来自于玄学数术之中,诸如八字神煞、太乙数、奇门、六壬、七政四余……等等,大量共通的「术语」名称。

可见,当这个故事在民间不断流传、并最终被汇总成《封神演义》的期间,它,既灌注了大量「说书人的想象」,甚至是「爽文」般的那种想象;同时,它,也深深受到了民间玄学、数术的系统性影响,以至于,作为贯穿全书的那一个重要道具「封神榜」——它,都是呈现出宛如拟真的「天星图」的样貌,也即事实上的一个,「星盘」。

曾见过,民间有图解版本的《紫微斗数一本通》——其中,将斗数中的大量神煞,都对应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人物,比如「紫微」就对应「伯邑考」等等,就显然是受到了明代小说《封神演义》的影响——数术、星占,曾经启发《封神演义》之创作;而今,却又在后世对数术、星占,施以「回炉」的影响——这,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个「文化现象」。

2023 年,《封神再临。

那满天的,诸星。

且歌,

且行——

(完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%d 博主赞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