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飞力:写《叫魂》的人

孔飞力:写《叫魂》的人(力总说八字命理)

孔飞力:写《叫魂》的人(力总说八字命理)

孔飞力。

孔飞力(1933~2016),原名 Philip Alden Kuhn,是活跃于上世纪后半叶的著名历史学家、汉学家。

孔飞力,《叫魂》作者
孔飞力,《叫魂》作者

他,出生于英国、发展于美国,曾在 1990 庚午年出版其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——《叫魂:1768 中国妖术大恐慌》(Soulstealers: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)。这本书,曾在 1999 年被上海三联书店引进、翻译成简体中文,并不断再版——时至今日,《叫魂》,都仍在豆瓣网「热门海外汉学图书」的排行榜上,持续高占着 No.1 的位置,堪称汉学研究领域的一颗「明珠」。

《叫魂》简体中文版封面
《叫魂》简体中文版封面

1768 戊子年、乾隆三十三年,江南地区掀起了一股「剪辫子」的妖风,其传闻,被术士剪去辫梢的人,会被「偷走灵魂」、甚至死去——相关的谣言,被不断传播至中华各地,甚至也侵入了京城——乾隆,在当时极其复杂的历史、文化环境下,做出了种种艰难的抉择,并带来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,甚至造成了冲突、动荡……

两百多年后,名为「孔飞力」的美国汉学家,终于有难得的机会,可以进入北京故宫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,对当年的相关史料、证据,进行逐一的探寻和考究——事实上,他本意并非研究「叫魂」,而仅仅就是想深入了解「乾隆」;但,在接触了大量的历史材料之后,他,却意外地发现在 1768 戊子年、乾隆三十三年附近,辽阔的中华大地,竟曾卷入到极其荒诞的这样一场「叫魂」危机之中——彼时,他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,那就是把学术研究的视角移向「叫魂」本身,去探寻、发掘和复原当年那一场「天昏地暗」的事件之始末,并最终写成《叫魂》一书。

其结果,就是 1990 庚午年出版的《叫魂》一书,真的,就成了海外汉学研究领域的一颗「明珠」——时至今日,它,都还高高地位居相关文史书籍的销售排行榜上,持续散发出,难以复制的、旺盛的学术生命力。

那么,时年五十多岁的孔飞力教授,他的八字,竟是有着怎样的一种「命理格局」呢?

时间——

孔飞力的生辰八字命理排盘
孔飞力的生辰八字命理排盘

孔飞力,

生于 1933 年 9 月 9 日。
八字:癸酉 辛酉 戊寅 ??。
大运:乙卯(1983~1993)

1933 癸酉年,孔飞力出生于英国伦敦。

年柱「癸酉」,与后来 1949 年诞生的东方大国之月柱「癸酉」重叠、伏吟——似乎,是预示了他今后有可能从事「汉学」的研究。而,巧也巧在,他后来曾于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——1907 年 5 月 24 日出生的著名史学家、国际汉学泰斗——费正清(John King Fairbank),竟也是出生于一个「癸酉」日。

不过,作为后来享誉世界的一名历史学家,孔飞力的八字,却意外地没有在年、月、日柱出现「印星」。一般来讲,研究古老的历史、文化,通常都是要与「印星」有关——印星,乃五行生我之物,代表父母、家族、长辈……当然,也可以代表历史、文化,以及出版、传播。

但,孔飞力的八字,却并没有携带「印星」。反而,他是「伤官」的成分极重——年柱在「酉」,月柱又是「辛酉」,拥有多达 3 颗之「伤官」,并构成强旺的「伤官格」——伤官,是才华与艺术之星,但它的重点就不是历史、文化,而是更偏向于艺术、创造,并充满了「突破」与「创新」。

孔飞力,《叫魂》作者
孔飞力,《叫魂》作者

事实上,孔飞力的《叫魂》一书,就极其彰显出了他本人的「伤官」特质。因为一方面,《叫魂》偏离了他研究「乾隆」的本意,而是剑走偏锋,改为研究 1768 戊子年附近的那一场「叫魂」、「妖术大恐慌」——这猎奇、又有点骇人的题材和内容,无论是感官上、还是理解上,都跟正统的历史学研究相比,是显得极其「离经叛道」;而,另一方面,《叫魂》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汉学著作,更屡屡「破圈」、甚至在相关的排行榜上常年不衰——其实,也跟孔飞力在撰写《叫魂》时,为该项历史研究注入了极其吸引人的「文学性」有关——字里行间,引人入胜,甚至还带有一点「娱乐性」——这,当然也跟「伤官」一样,是充满了才华与艺术的「突破」和「创新」。

那么,如此「伤官」的孔飞力,他,又何以在年轻时,不去当艺术家、而是选择了「历史研究」为终生的发展和研究方向?

时间——

孔飞力,《叫魂》作者
孔飞力,《叫魂》作者

孔飞力的生辰八字命理排盘
孔飞力的生辰八字命理排盘

孔飞力,

生于 1933 年 9 月 9 日。
八字:癸酉 辛酉 戊寅 ??。
大运:乙卯(1983~1993)

细看大运,就可知——孔飞力,在精力旺盛的 1953~1963 年间,是恰恰行在了他的人生第三步「戊午」大运。在那一步大运中,天干对原局「癸戊合火」,且运支「午」亦属火、兼与原局构成「寅午」半合火局——简而言之,就是一片「火旺」,而「火」,正恰恰弥补了他八字原局所缺乏的「印星」——甚至,更因为体现在大运中,是阶段性的「反客为主」——明明,是命带「伤官格」之人,但,却在二十多岁的年轻求学阶段,是走入了浓郁的「印星」大运,并构成「伤官配印」。

也正是这样的「造化弄人」,才让这一位充满奇思妙想的孔飞力,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去搞艺术、创作,而是进入「印星」大运后的 1954 年,走进了英国伦敦大学的东方与非洲学院——他,先是学习了日语、日本历史;尔后,在 1955 年开始的服役期间(注:1955 年的一个时代背景,是「越战」爆发),他,积极参与军中的语言学校,并努力掌握了中文、汉字——自此,也就奠定了他未来将长年从事于「汉学研究」的真正基础。1958~1959 年,他毕业于乔治大学的研究所,获得硕士学位。1959 ~1964 年,他又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,并师从了国际汉学界泰斗的费正清——其中,1963 年,他在又一次「换大运」的关键节点上,成为了芝加哥大学的历史系讲师;并在次年、1964 年,最终获得了哈佛大学历史与远东语言的博士学位。

可见,1953~1963 年间的「戊午」大运、也即「印星」的大运——对时年只有二十多岁的孔飞力来说,这几乎,就是令他这一位拥有「伤官格」的奇特年轻人,竟阶段性地,改走了「印绶格」的人生路线——而在,其人生最重要的读书、求学阶段,去选择了投身于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东方社会、文化,并师从著名的费正清,最终,成为了一名「汉学家」。

然后,1963~1973 年,他继续转入下一步「丁巳」大运——「丁」、「巳」均属火,这又是他的「印星」。也于是,他在 1965~1966 年前往日本京都大学作访问学者;又在 1970~1971 年,担任 ACSL 的「中国文明研究员」;更在 1971~1974 年,担任了芝加哥大学远东研究中心的主任、并最终获得正教授的职称——可见,其「印星」大运的继续,是给他带来了明显的「学术运爆棚」。

再接着,1973~1983 年,孔飞力继续进入下一步的「丙辰」大运——在「丙」仍作为「印星」透出的同时,大运「丙辰」,也跟他的月柱事业宫「辛酉」,是构成了亲密、绝佳的「天地鸳鸯合」——在这十年间,他除了在学术方面继续深造,还前所未有地获得了访问中国的机会——1979 的夏天,他随美国明清史专家代表团访华,参观了中国六所著名大学的历史系、图书馆,以及中国第一、第二历史档案馆——从此,他,作为一名崛起中的汉学家,也就当真与中国,是彻底地结下了「不解之缘」。

紫禁城,中国北京
紫禁城,中国北京

有意思的是,1979 年的夏天,正是「未」年、「午」月,流年、流月「午未合」——同时,流月「庚午」,亦与他后来出版《叫魂》的 1990「庚午」年,出现了重叠、伏吟,宛如「遥相呼应」。

然后——1983 癸亥年,孔飞力正式换入其人生的第六步大运「乙卯」(1983~1993)。至此,他的「印星」大运就彻底退行、消失了,反而,是「乙」、「卯」均是他的「官星」——在与八字原局构成「卯酉冲」的同时,也进一步触发了「伤官见官」。

对工薪族、以及走仕途的人们来说,「伤官见官」,常意味着打破规则、离经叛道,当事人不能兼容于主流的体制,而容易违纪、犯规,甚至还有在事业上「丢官解职」的重大风险。

然而,对于已是一位「汉学家」的孔飞力来说——他,在进入「伤官见官」的大运之后,却并没有「丢官卸职」,而是开启了人生又一场精彩、华丽的大冒险——1984 甲子年,受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资助,他,再次远渡重洋、来到北京故宫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,并在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,意外接触到了,曾发生于 1786 年、乾隆三十三年附近的「叫魂」案件,并能够顺藤摸瓜,在当时访问到极其完整、并具有高度系统性的相关历史材料、证据——这,根本就是名副其实的「清宫档案」啊!这样宝贵的历史研究机会,可以说,是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。

而,孔飞力从研究「乾隆」的本意,突然转向去研究「叫魂」案件——这样的变化、转折,也多多少少,是应验在他当时的大运,业已从过去三十年的「印星」大运,彻底地退却、迁移,而终于转向了 1983~1993 年间的「伤官见官」——事实上,「叫魂」的研究对象,也恰恰就是源自 1768 年、乾隆三十三年附近的那一场「中国妖术大恐慌」,在题材、内容上,也的确都是带有浓烈的「伤官」气息——「叫魂」,本身滋生于民间的「都市传说」,如同「伤官」;但,「乾隆」及其治下的庞大官僚体系,则恰恰对应了「官星」——被「伤官见官」,恰应验在由「叫魂」引发的一系列民间、官场之「破坏」与「动荡」。

《叫魂》有关的插画
《叫魂》有关的插画

所以,从这个角度,1983 年、步入「伤官见官」之冲提大运的孔飞力——他,虽然自己并没有遇到「伤官见官」,但,却在他在这些年持续研究、并日日遨游于其间的历史事件、典籍之中,是屡屡见证到了,1768 年、乾隆三十三年的当时——清朝的无数平民、官员,甚至也包括「乾隆」本人,都是经历了一场,令人叹为观止的「伤官见官」——那无数的牢狱、惩戒,以及最后,一系列作为收场的「丢官解职」。

最终,孔飞力的《叫魂: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》——于 1990 庚午年,首次出版、面世;并在之后的 1999 年,被上海三联书店翻译成简体中文,引进、出版,并不断、不断地「再版」……

时间——

2016 丙申年,孔飞力逝世,享年 83 岁——最后,这位曾写出《叫魂》(Soulstealers)的男人、他自己的「灵魂」,也最终,被无情的时间「偷走」,而「与世长辞」。

但,他生前,曾留下的《叫魂》、《他者中的华人》……等经典著作,都还继续,在不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——迄今,对任何要从事海外汉学研究的人来说,孔飞力的《叫魂》,都仍是一本完全没有办法绕过的,清史之「必读书」。

以史为鉴。

深入,

灵魂——

(完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%d